2011年1月18日 星期二

手術像開飛機,麻醉盡力維持飛行的平穩和安全



整理 / 鄭春鴻 (文教暨公共事務部主任)

  在和信醫院工作二十年了,我最喜歡這家醫院的地方,是我們一直很努力地、無止盡地,想要提供病人最好的服務。當病人和家屬信任我們,把生命和健康交給我們時,我們的責任變得無比重要,每一步企圖「改變生命」的工作,都變得很有意義、很有價值。

麻醉的經驗像搭飛機,我們必須盡力維持飛行的平穩

  麻醉專業人員很像飛航人員,必須盡力維持飛行的平穩和安全,包括一開始過濾適合飛行的乘客,準備起飛、在空中飛行、降落都要非常地小心,才能度過整個的風險。
  當人坐在飛機中,大多時間都在放輕鬆、休息和睡覺,駕駛和空服員,必須小心翼翼地監控著飛航安全,麻醉科做的就是類似的事情。我們必須具有很高的警覺性,因為病人的生命徵象,都控制在我們手裡,所有事情,必須有一個符合當代實證醫學的作業標準,從狀況評估、預防問題,處理問題和危機處理,大家必須接受一致的訓練,病人才可以得到最大的保障。

麻醉科非常注重術前訪視

  病人一進到開刀房,多半很緊張,更別提對麻醉有什麼印象了。其實,病人從手術前的全身評估、選擇麻醉的方式、麻醉風險的說明、手術中生理功能的監測、手術後的止痛,以及預防各種併發症等等,都是麻醉科的專業範圍,安全的麻醉,對手術病人的預後很重要。
  在和信醫院,麻醉科非常注重手術前與病人的第一次接觸,外科事先安排麻醉會診,麻醉醫師可以提前仔細地評估病人的生理狀況,有問題需要特別照會心臟內科或其他科別,就可以預先安排,不要等到手術前一天住院後,才發現有問題。瞭解病人的各種狀況後,麻醉醫師才可以進一步向病人和家屬,解釋麻醉的選擇和方法,以及可能會有的風險,讓他們有時間充分瞭解或進一步諮詢,對於提高麻醉和手術的安全,是很重要的步驟。

提醒麻醉中可能的副作用

  常常有病人對我說:「以前我在某某醫院,都沒有聽到這些,你們這裡比較仔細喔。」在麻醉的術前訪視,我們會告訴病人檢查的結果,有哪些該注意的異常報告和需要追蹤的問題,譬如說病人的膽固醇比較高,我們會同時參考他的胸部X光和心電圖,提供他衛生教育,並且提醒除了膽固醇之外,最好還要檢查血脂肪,這樣可以減少日後心臟血管方面的風險。
  我們也會詳細地告訴病人和家屬,在麻醉當中,應當注意的問題,以及可能發生的副作用。例如麻醉前需要禁食、禁水,是為了預防在麻醉當中,水或食物跑到肺裡面。全身麻醉的時候,喉嚨會被放置氣管內管,做為氧氣和麻醉氣體的通道,因此手術以後有兩三天,喉嚨會有一些不舒服等等。若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等重大問題,需要注意服藥的狀況,會有更深入的叮嚀。

健保或自費用的麻醉藥都是最好的

  有些病人會說:「醫生,我自費也沒關係,儘量幫我用最好的麻醉藥。」我都會請病友們放心:「您的麻醉記錄單,可以拿到全世界比較,保證上面的藥都是最好的、最符合您需求的麻醉藥。」即使病人肝臟、腎臟有問題,需要避免會引起副作用的藥物,我們都會考慮到,而且都是在健保範圍之內。所以我們不會因為病人是健保身分,或是自費,就用不同種類的藥,我們所有的病人,都是用最好的。

跨足健檢、內視鏡,
吸引很多人來健康檢查

  早在1992年,在院長一聲期許下,麻醉科跨出開刀房,在健康檢查或是門診的內視鏡單位,提供台灣最早的內視鏡鎮靜止痛服務(施行的深度較低於手術時的麻醉),所以大家來做胃鏡時,不會再像以前那麼可怕,好像吞劍一樣,或者在做大腸鏡時,肚子痛得受不了。鎮靜止痛,帶給病人舒適和安全,讓很多人願意來我們醫院做健康檢查或追蹤病情。我們在這一方面的服務,提升了國內的水準,也超過許多國外的醫院。同時我們樂意把這項作法和經驗,傳播到台灣其他的醫院,所以現在大家去許多醫院做內視鏡檢查,都會覺得愉快一些。

仔細對病人說明每一種止痛方法的利弊

  從1990年開院起,我們就提供最進步的硬脊膜外麻醉兼術後止痛,以及病人自控式止痛系統,也讓癌症末期的病人在家使用,控制疼痛。我們對病人在手術以後的止痛,採取比較積極預防的方式,不能等病人疼痛以後,再來問他說您要不要止痛;所有的止痛配方,也都是由藥劑科,在無菌防護罩內配製,有如化學治療藥物的等級。
  在術前評估的門診,醫師會準備硬脊膜外導管的樣本,讓病人瞭解較複雜的止痛辦法,以及為何會發生某些副作用。經過衛教說明,病人和家屬可以充分瞭解各種止痛的方式,有何優點和缺點,以及潛在的併發症。病人可以當場選擇止痛的方式,或者將說明書帶回家和家人商量。
  我們有全國最高比例的手術病人,在術後接受疼痛控制,所以病人在手術後,不管是舒適度,還是降低心血管、肺臟等各種併發症,良好的止痛都提供了很大的幫助。絕大多數的病人,都能順利地恢復回家,病人不會覺得他來醫院開刀,是一種恐怖的經驗。

給病人一個麻醉風險的百分比

  我們在麻醉術前說明的時候,除了對病人說明術前檢查的結果,我們還會告訴他,麻醉風險的等級在哪裡。例如病人有嚴重的高血壓或糖尿病、有心肌梗塞、甚至中風的病史,就屬於一些重大的生理疾病,在進行麻醉和手術的時候,風險是比較高的,我們會詳細分析,給病人一個風險百分比參考。
  這個風險百分比,不是要去嚇唬病人和家屬,而是希望傳達一項訊息:「醫師已瞭解我的狀況,醫師將會盡最大的努力來照顧我,我可以放心接受麻醉和手術。」如果病人充分瞭解自己的狀況和治療的風險,比較可以參與決定自己希望接受的治療方式,到開刀那一天,大家都遵照這些事先的約定,盡力預防各種意外的發生,讓病人得到最安全理想的照顧。

對病人好的事情,醫院都會支持我們做

  從住院醫師的時候,我就來和信醫院工作,我的經驗是:我們醫院對病友服務的追求是沒有上限的,雖然永遠離完美都有一大段距離,但全體同事都很願意用心,去瞭解病人和家屬的需求,重視每一項細節,想辦法幫助和滿足病友們。我喜歡說「病友們」,主要是「病人本身、家屬,和相伴探視的親友」,都是我們關心的對象。
  我們麻醉專業的努力,總是很不容易被瞭解、被肯定,因為病人睡著了,外科醫師忙著開刀,家屬在外面看不到任何狀況。而且絕大多數的病友們也沒開過刀,他們怎麼知道和信有什麼不同呢?
  多年來,每天一大早,當我通過開刀房的門禁,迎面的一條走道,總是一塵不染、光可鑑人,很難想像一天當中,總有員工來回數百次,以及數十梯次的病友通過。當病人在等候開刀時,不會看到隔壁的病友;推車上的病歷,一律名字朝下;推床是最好的品牌,永遠都像新的一樣;為了保護員工不被針扎到,所有的點滴套都是無針系統,處處都裝置針頭回收盒(即使在內視鏡只有二十分鐘的檢查,也都使用昂貴十倍的無針注射頭);外科醫師先來招呼我,身上已做好開刀位置的記號,確定不會開錯邊;每過一關都一再確認身分,保證不會送錯人;麻醉人員已將開刀房的床墊加溫,枕頭是記憶枕,床面是防褥瘡的記憶膠,胸前蓋著加熱的毛巾;麻醉醫師過來介紹他自己,確認一些細節,又叫我張開嘴,仔細看看牙齒好不好;然後一切就不用擔心了……。
  記得和信搬來關渡多年以後,有一次開刀房辦公室維修電腦,接近地面的主機一轉過來,居然發現所有的接頭,沒有任何灰塵結成的細絲,我興奮地請其他同事來看,因為那一刻我真正地相信,開刀房的空氣,真的像院長和工務部宣稱的一樣:一小時過濾二十次。我們何其有幸,在這樣乾淨的環境工作!
  說這些細節,好像老王賣瓜,可是不說的話,病人和家屬,乃至其他單位的同事,可能都不知道我們自己的優點。健保沒有規定也不會獎勵我們花大成本,買可以冷熱的水床墊和熱空氣蓋毯,以及耗用可觀的電費,在手術期間持續為病人保暖;麻醉科放置氣管內管時的喉頭鏡都是高壓消毒,使用時才拆封;支氣管內視鏡每次使用,都用清洗機消毒四十分鐘,使用前還得再消毒一次,台灣代理廠商說詢問行銷全世界的儀器原廠,都說沒有任何醫院這樣反覆消毒,他們恐怕不能答應保固期限;內視鏡手術醫材,為了預防感染,誠實地使用一次即丟,雖然高價的費用,會削弱競爭力,讓病人跑去比較便宜的機構。這些不為人知、不計成本,像傻瓜一樣的努力,誰來肯定我們呢?
  仔細地尋找,至少有一位,就是那個與每個人終生相隨的良知與理想,那個內在的自己。再繼續找,發現其實所有的和信人,從院長到志工,都是站在同一邊。我們同儕之間有一種互相學習、互相監督的機制與力量。你會知道誰做的有沒有符合標準,誰出了什麼樣的差錯,誰的態度是不是良好,以及自費的同意書的內容是否誠實。

尾聲

  搭飛機時,座位那麼小、吃得又陽春,票價還那麼貴,這是因為大家都知道,飛行是一項高風險、高成本的服務。在美國,麻醉是一項非常昂貴的醫療,收費以每分鐘計算,術前訪視收費用二至三百多美金,台灣則是一百多元台幣,也遠低於其他臨床科別的診療費。台灣手術後的恢復室照顧,設備有如加護病房,每五分鐘記錄一次生理功能,一個小時或更久的照顧,也是給付一百多元台幣,遠低於腳底按摩行業。儘管如此,我們仍是努力照顧病人,並不會羨慕或支持美國那種過度膨脹的醫療費用,那種支出,很明顯地已經變成國家社會一項棘手失控的問題,歐巴馬總統目前像是和恐龍打戰。
  不論是否得到掌聲,和信醫院一直自許要給病人最好的服務、最好的治療、最乾淨舒適的空間、最保護病友的隱私,黃院長提倡「一切以病人的福祉為依歸」的核心價值,在今天的醫界,耳熟能詳,但在1990年代的台灣,像是一縷空谷跫音。走過二十年的歲月,這項觀念已經內化到和信員工的潛意識中,好像一種無聲的叮嚀,反覆地在腦海裡盤旋,院長一直用它來鼓勵每一個人盡力做到最好,所有的決策與計畫也都圍繞著它轉。
  麻醉科雖然常常與病友的「緣份」不深,但在與病友短暫的互動中,我感受到病友們很快會覺得和信不一樣,會被我們吸引。當病人和家屬如此信任我們,願意留下來開刀治療時,我們覺得既光榮又開心,這當中存在著一種無形的默契與欣賞。麻醉藥雖然是讓病人睡著,但是從種種的細節、蛛絲馬跡,病友們會知道我們的用心,也能體會我們的好意,我們對這點感到很有信心。

允許醫師把時間用心在病人身上


訪問/詹光裕醫師 (本院醫學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整理/鄭春鴻 (文教暨公共事務部主任)

詹光裕醫師:和信醫院給你們怎樣的工作環境?你們會推薦想要專攻頭頸外科的年輕醫師到和信醫院來嗎?為什麼?

林敬原醫師:我們的科叫做耳鼻喉頭頸外科,不再只叫耳鼻喉科。傳統耳鼻喉科好像只是看中耳炎、鼻竇炎等發炎疾病及感冒,而我們耳鼻喉頭頸外科就是處理比較困難的頭頸部的癌症。
一個住院醫師要變成一個主治醫師一定要有一段時間的訓練,放眼看看台灣現在的醫療環境受到健保的影響,幾乎沒有辦法讓一個年輕的醫師有充裕的時間,有一個很好的指導老師來幫助你成熟的機會,和信醫院是唯一具備這樣條件的環境。和信醫院整個團隊的運作,每一個工作同仁都會給你很好的意見,所以你可以一邊學習,又一邊不會耽誤病人得到最正確的治療,我覺得那是最難能可貴的地方。


照顧病人不只是住院醫師的事 主治醫師更要直接參與

  做一個稱職的醫師,相對的也得付出很多的時間去照顧病人,這是一個年輕的醫師決定要來和信醫院來工作最重要的認識。如果你真的把照顧病人當做你認為是醫生最重要的工作,這就是適合到和信醫院工作的人選的第一個條件。
  我想慢慢大家會了解做住院醫師、主治醫師的角色。主治醫師就是要負起醫療病人最主要的責任,你要直接的去照顧病人。也許大家會覺得以前制度不是這麼平行,有人認為「照顧病人」這是住院醫師的事情,主治醫師只是擔任一個顧問consultant,不過我想未來的醫療會慢慢被導向主治醫師就是應該要好好治療病人。和信是早就這樣做了,因此,和信的主治醫師會比較辛苦,但是這種辛苦是值得的,而且對病人是正確的。
  頭頸外科完全是一個外科的次專科,身為一個外科醫師,在和信醫院,你可以慢慢的從這環境學習到一位外科醫師的擔當,包括怎麼去學開手術,慢慢學到什麼時候不應該開手術,所謂的「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一開始總是很希望會開刀,主治醫師開始會開刀,可是慢慢發現開刀不是這麼容易處理所有的問題,到了自己的觀念成熟的時候,你就發現原來你是要找出不應該開刀的理由,這是一個很有趣成長過程。
  在和信的環境,我看到每一個專科,從放射診斷科、放射腫瘤科,還有腫瘤內科等都會不吝給你的經驗,把他們看這麼多病人的智慧加持在你身上,這都可以讓你提早、快速地讓你更成熟。達到一位真正外科醫師是你知道when to stop,知道什麼時候「不開刀才對」。這個境界真的不太容易。
  如果在一般的醫院,我相信你會困惑很久,因為你沒有辦法看到,關心一個病人,可以有這麼多的意見一起迸發出來。你對每一位病人做出的決定,可能回頭想一想是不是那麼的洽當,如果你一個人來學習,可能需要花更長的。就像當初我們的老師徐教授就說,一個頭頸外科醫師的成熟至少要十年,他很明確告訴我,「你來和信可能可以縮短!」這位老師對和信環境的肯定是我一直記得的話。徐教授是台灣耳鼻喉科頭頸外科的前輩,他會這麼講一定有他的道理,這個環境是能夠提供給有志做頭頸癌醫師最好的環境。口腔癌在目前台灣已成為頭頸癌的最大宗,未來還有更多發展的空間,需要我們去努力。


和信醫院提供比較全貌的學習,這是不一樣的地方

滕宣德醫師:從住院醫師升為主治醫師的時候,在短短時間內,身分有個巨大的變化。可是自己發現,技術、經驗、判斷能力好像並沒有跟上這樣的變化,環境卻逼使自己要完全獨當一面。在台灣目前的醫療環境裡,沒有專研醫師的訓練計劃(fellowship),是大家很值得憂心的地方。也就是說,做住院醫師以前被別人帶著學習,一旦升主治醫師以後自己要獨當一面,甚至要帶別人學習,自己到底具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我當時就想找一家既可以讓我一方面開始當主治醫師,一方面也要能夠有環境、有同儕,幫助我再成長的醫院。和信醫院就是一家這樣的醫院。
  的確,在和信醫院可以讓我把基本功做好,就是每一個步驟、每一個動作,包含從最開始的問病史、做理學檢查,每一項目能夠紮實的做好。因為在目前的支付制度環境之下要節省資源和搶時間,醫學生的確是沒有辦法在訓練的時候,把很多基本功練好,甚至會草率帶過,這樣是很可惜的,當然對未來行醫的路上,有時候是危險的,當然可能會影響對病人的治療。
  在和信,基本功可以讓年輕醫師一步一步的踩穩,可以做出紮實的成績,同時印證以前所學的,我在這裡是有不一樣的體會。和信醫院整個醫院設計的系統不是一人獨當,雖然同儕表面上好像有一點互相牽制,有一點制衡,但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成長環境,這樣的成長我覺得是比較快速的。
  當我來到和信大概過了四、五年之後,突然有一次看到我們的老師徐茂銘教授,有一次訪談機會中,回答人家的問題-「對未來耳鼻喉科年輕的醫師,有什麼期許?」,徐教授語重心長道出,「只希望大家能夠做好一個稱職 (competent) 的耳鼻喉科醫師」。所謂”competent”似乎說來簡單,但你要真正站出來說,「I am a competent ENT surgeon.」,我覺得這需要非常紮實的驗證才可以。但在和信醫院,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環境,因為在這裡沒有太大業績的壓力、沒有太多匆忙,急就章的狀況,我們可以每一步都是做好該做的動作,這對自我的訓練、對病人的結果,我想都是很有幫助的。
  我覺得可以在這裡達到所謂「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因為在太匆忙的環境下,短時間之內要訓練好多重覆的動作,並沒有讓你看到全貌,常常只是裝配線、生產線上的一站、一個流程。你沒有看到全貌,事實上對整體的判斷不會有進步,對整體的知識沒有進步,雖然你的動作很快就熟練了,但是要整個成熟,還是要花更多的時間。和信醫院提供比較全貌的學習,這是不一樣的地方。


本院口腔癌重建手術 多科合作已達世界水平

詹光裕醫師:功能性討論會上常聽到像口腔外科、整形外科也跟你們一起做手術,請你們也談一談耳鼻喉頭頸外科和其他外科合作的趨勢?

林敬原醫師:這樣的合作主要是口腔癌。口腔癌在台灣是一大問題,它一直上升。我們頭頸外科和整型外科、口腔外科和牙科的配合,大概的流程是會先經過這兩個專科的進展,然後頭頸外科是最後決定治療的計劃,過程中他們就會進來幫忙我們所有的不足。當然頭頸外科沒有受過牙科的訓練,而整形外科更是負責重建的一個特殊的專科,他們有沒有加入,做得好不好,絕對關係到病人的生活品質和照護的品質。
  雖然其他醫院號稱整型手術有非常高的水平,達到國際水準,以最近這幾年來看,其實本院整形外科林秀峰醫師跟我們搭配做出來的口腔癌重建手術(oral cancer reconstruction),我相信不但是具有世界水平的程度,甚至更具其功能性,病人在日常照顧上會變得更容易,為病人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
  其實我們有這樣的計畫,是希望如果再有頭頸外科醫師進來,他來這裡不是學習單純做切除手術(resection),傳統頭頸外科就是做切除,整型外科才是負責重建手術,但是其實我們也都知道國外的頭頸外科也能負責重建,但他一開始要有很好的整型外科同仁從旁做指導,而且慢慢成熟,可以獨當一面。其實我們是希望再來的頭頸外科醫師要讓他更全方位,不但可能跟我們與滕醫師一起學習切除手術的要領,先治療解決病人的頭頸腫瘤,我們也希望林秀峰醫師可以加入指導,使新進的頭頸外科醫師可以學到我們心目中數一、數二頭頸癌重建技術,如果他願意的話,我想這是很難得的機會可以學到這個技術。


只看到頭頸手術並不會進步;在和信醫院可以學習到全程照顧。

詹光裕醫師:在我們醫院來講,頭頸外科比較可以把它的時間花在照顧病人上,有其他的專科來做支援系統,讓你們可以更專心投入你們該作的事情,我想這的確也是蠻珍貴的特點。

滕宣德醫師:關於剛林醫師講的那兩方面,我還有一些實際的例子作補充。在重建手術(reconstruction)方面,我以前也看過許多其他醫院的模式,大型醫院裡面的重建手術團隊(reconstruction team)非常的龐大,甚至是由好幾個不同的團隊同時進行。但大家都知道這樣的手術是很複雜,很花時間和精力的,常常要做到半夜,在很多醫院看來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很多時候是丟給專研醫師(fellow)來做的。但專研醫師事實上是需要更成熟的,必須要有主治醫師在旁邊帶著做,但是常常到了半夜的時候,就只剩專研醫師一個人而已,白天有很多教授在旁邊,到了晚上下班後,教授不在旁邊,只剩下專研醫師就得自己做。再怎麼努力也只會做到頭頸手術環節的一部分,之後他也不會到整型教授的門診去看,自己哪裡做的好;哪裡做得不夠好,可以為下個病人做得更好,他只有在「生產線」過程中一小段的經驗。
  年輕的頭頸部整形重建外科醫師在和信醫院可以學習到的是全程的照顧,他可以在病人術前跟著我們一起評估病人,手術中我們在切除的時候,他就提早進來手術室來看如何決定修補,補完以後,他可以到門診看到如何為病人做功能恢復的追蹤。這樣完整的觀摩與學習,對下次手術的精益求精有非常大的幫助。一個頭頸外科醫師與整形外科醫師如果每次都只看到病人住院的這一塊,之前沒看過,之後也沒看過,這樣對於下次的進步就很少了。
  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細胞學(cytology)跟病理學(pathology)的診斷,很多醫院這是屬於兩個部門,這兩組是不同的人馬,等於是我看我的,你看你的,所以進步很慢很慢。在和信醫院不同,我們同一組人從術前的細胞學看到最後的病理學,甚至可以兩個片子調出一起比,他會知道原來在做細胞學用這個染色的時候是這樣,做福馬林固定,然後再做什麼染色,再做特別染色會是那樣,原來這兩個是不一樣的,同一細胞不同的呈現,他可以看到全貌,和信醫院有這個優勢。小醫院這樣的人力做這樣的事情,當然我們有時候會遇到人力不足的狀況,事實上是很吃力的,但在這邊即使是組織學(histology)、和病理科專家,也可以獲得自己再進步的空間。


和信醫院給醫師的特權,就是允許你把時間用在病人身上

詹光裕醫師:的確,這是本院另一特色,各科醫師都從病檢科專家學到一些知識,因為他們這樣臨床的知識,可以增加它的正確性,減少假陰性(folse negative) 和假陽性(folse positive)的困擾,給病人更好的服務。你們在這領域努力很久了,請談一談病人與你們的互動的回饋。頭頸癌的病人不少是社會比較辛苦階層的人,病人對你們這樣無怨無悔的投入,有什麼特別的回應?

林敬原醫師:在醫院的主導下,我們的門診限制一診在30位病人上下,這在台灣也是不容易的做到的。所以一位新進的醫師,能夠有機會仔細地看到更少的病人,一診大約只看到10-20位病人,這也是非常難得的福氣(privilege),在別的醫院是不可能的。
  在和信醫院的優點是直接跟病人互動,你可以有比較多的時間看病人,跟他們談一談,知道他們的反應,他們與你的關係不會非常的表面的(superficial)。實際上,你可以多了解病人的想法,你跟病人多談幾句話,才能知道他們真正的感受,才會修正到以後你在治療上要多注意到功能的保留,這在頭頸癌是非常重要的。
  相較之下,腫瘤在身體的其他部位,都不像在頭頸部那麼的敏感,哪怕是一條神經、肌肉、功能、口水、吞嚥這種細微的事,病人都會告訴你,你就會知道下次手術能保留的、不能保留的,當然也都牽涉到以後你跟病人的解釋。
  現代醫療的時代就是要充分的告知,你要非常有經驗才能達到充分的告知,也會讓病人對你的滿意度慢慢的增加,這些都是要時間累積的。一個快速的門診,3分鐘門診,要講究這些幾乎是不可能,這就是所謂的「基本功」其實就在這時間裡面。
  如果一間醫院要你打好基本功,但又要你三分鐘看一位病人,這是不可能做到,這兩者永遠是平行線。你終歸知道,自己必須好好花時間,從病人身上學習,這需要的就是時間,最重要的是時間。和信醫院給你的特權(privilege)就是允許你把時間用在病人身上,這真的是難能可貴的地方。如果真要以健保給付的狀況,一個診看30位以下病人是很困難的,不符成本的。我想這一點是這邊可以給的最好的特權(privilege),也可以說是給醫師的一種福氣。你可以利用這樣的環境好好的學習與病人的互動。


病人回診率高,醫師才能學到更多

  從門診開始答應治療一位病人開始,我們就和他訂了至少三年的期約,這三年,醫師都會看到他,我們是這樣承諾對病人長期的照顧與追蹤的,除非他真的跑掉了。這跟我以前當住院醫師時的醫院完全是不同的,別家醫院的病人不一定會回來,和信醫院的病人是一定會回來的,而且回診率非常的高。病人回診率高,醫師就可以學到更多,從病人的治療結果,醫師真的可以修正自己的經驗,可以達到真正的學習。
  本院病人像在門診做檢查,放診科充分的支援,遇有緊急的檢查,放診科立刻安排,你可以感覺對,全院的同仁對病人可以做到這樣的「點的服務」、「特別需求的服務」 (service is to the point & to the need),我想這在別的醫院是不太可能做到的。和信醫院真的每個部門都真的能夠針對病人的需求彼此支援,也只有在這種很好溝通的醫院才有辦法做到。倘若大家都照章行事,你慢慢也會變得大家一起混,「我沒辦法,那不是我的事」這話很容易說出口。唯有在和信醫院這樣的環境,在對病人的醫療時,你會發現很多環節都是可以打通的。

詹光裕醫師:透過跟臨床的互動,大家都能體會到「急所當急」的那種心情,對於病檢科、放診科和其他部門,都很自然的也想要急所當急。

滕宣德醫師:相對醫院其他的癌症病人,頭頸癌病人以勞工階層為多。他們很多有吃檳榔、有抽煙、有喝酒的習慣,屬於比較「阿莎力」個性的。很多時候他們一旦認定要讓你治療,真的是”引頸就戮”,一副就是完全託付給你的姿態,這一領域的病人真的滿可愛的。他們做人比較豪氣,需要特別安撫的狀況一定有,但不算特別多,算是好溝通的,我們言談之中更可以體會得到。
  跟其他醫院比較起來有沒有差別呢?我覺得是有一點。來和信醫院治療的病人,他們的家庭支持感覺更好,不管是家庭的照顧,包括病人在治療期間的營養支持,他居家的環境種種的支持體系,都滿不錯的。這樣的家庭支持和整個醫院的支持互相結合在一起的支持系統,會在治療期間比較容易達成我們要達到的目標,我覺得和信醫院確實有這樣的好處和特色。


耳鼻喉頭頸早就用內視鏡手術了

詹光裕醫師:最近大家都在談微創手術(MIS),請談談微創手術在耳鼻喉頭頸外科的角色如何?

滕宣德醫師:微創手術(MIS)在耳鼻喉頭頸方面行之甚早,在鼻和喉的部份,過去一向由內視鏡來做,包含早期的鼻竇內視鏡手術,做很多鼻竇炎和鼻息肉的治療,在我們耳鼻喉科固有的領域,已經用了超過20年。
  喉部內視鏡也是行之有年,至少從我當學生以前就是這麼做,只是近幾年來,因為各種系統包含影像、麻醉和器械的進步,進一步推展到了癌症的部份,尤其不是太晚期,比較早期的部份也漸漸推廣到這部分來做。
  因此,微創手術在我們的領域,銜接上沒有什麼困難,因為我們一向都這樣做,甚至在住院醫師訓練也著墨甚多,在大部分的醫院這一塊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因為他們花了非常多的門診治療與clinical service在這樣發炎性疾病、良性疾病上面;要以此技術進一步做癌症治療,技巧上絕對沒有問題。
  差別還是在觀念、知識、經驗和判斷,這些都需要一個成長的環境,保證他一定會下正確的判斷,而不是技巧上有什麼困難。什麼該開刀,什麼不該開刀,該開什麼刀,這才是真正要下判斷的地方。技巧在我們這邊從來不會是個問題,我們的器械,從當學生就這樣做了。至於其他頸部手術,目前在MIS的推廣上還是不太流行,少數的地方有在做,呼應的人也不多,畢竟還是不太容易使用,我們還在觀察中。在頭頸部的MIS方面,牽涉到有,沒有一個cavity(入口)的問題。觀察或治療耳鼻喉頭頸除了有鼻腔nasal cavity外,大概還有口腔oral cavity,它們原本就是個空腔,你只要把它灌氣了,它就有空間給你做手術。


和信醫院沒有搶業績、搶病人的問題 真正的團隊討論才有意義

詹光裕醫師:剛剛提到書上的知識或技巧,大概只要花時間,有人引導就可以,但是提到判斷,何時去踩煞車,何時去踩油門,你覺得在和信醫院的成長經驗是怎樣學到這些?

滕宣德醫師:因為我們同科之間,甚至同一團隊之間,本身沒有所謂的偏好上利益上的衝突(conflict of interest),我們沒有搶業績、搶病人的問題,大家都是一樣,為病人一起負責、一起治療、一起投入心力,這種情況下的判斷會得到很多同儕,也許是同科,也許是不同科,但同樣team的人充分討論,這才有真的討論。有些醫院的討論會只是提出一個個病例,接著我說要這麼開,他說要那麼電,接著怎麼樣治療,根本不是經過辯證式討論出結果的共識。這樣樣的環境對年輕人來講,充實進步的腳步會比較慢。像和信醫院我們這樣的學習環境,一次可以獲得很多方面的觀點,做出比較正確的判斷,即使提出不同的觀點,別人也可以隨時告訴他要不要做修正,或怎樣做會更好,大家馬上可以就不同觀點做討論。

詹光裕醫師:透過這種團隊討論得到的意見,如果是正面的意見positive input,你踩油門會踩得更有信心;如果給你的是你要注意的,即使你在煞車的時候,也是比較篤定這個煞車,這是為了病人的權益benefit在做,這樣的成長會快、周到。

滕宣德醫師:很多大醫院,一個耳鼻喉部門裡面就有十幾、二十幾位醫師,但是大家的同質性太高,反而常常忽略了不同的觀點並沒有進來,而造成共同的盲點。所以在和信醫院,大家一直在強調多科門(Multidisciplinary)的合作,要有互相平等的討論平台,這是很重要的。

新角度、新視野、新挑戰


訪問:詹光裕醫師 (醫學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整理 / 鄭春鴻 (文教暨公共事務部主任)


腹腔鏡手術多得好處少受苦

詹光裕醫師:相較於傳統術式,腹腔鏡手術對病人和醫師最大的意義是什麼?

陳建志醫師:腹腔鏡手術是一個時代的趨勢。外科技術從傳統的無菌技術發明之後,經過了好幾個階段與躍進;1987年第一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完成之後,全世界的外科醫生就非常的投入腹腔鏡手術。回過頭看,不過二十年的光景而已,現在不管是技術、器械,相較於二十年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除了手術科技的進步之外,我覺得最重要的事情是醫生和病人在觀念上面的改變與進化,才能夠促成這個技術水到渠成,並讓醫生和病人都能夠得到最大的利益。
  觀念的改變是我們發展腹腔鏡手術的契機,唯一的觀念就是要如何讓病人可以得到最好的治療,一切的決定都不能夠違背這個原則或犧牲了病人的權益。
  如何讓病人可以在治療的過程中得到最多的好處、受最少的苦,腹腔鏡手術就是我們的一個手段與方法。但是腹腔鏡手術和傳統手術,它們最終的目的是一樣的,只是方法不同,但是因為方法不同,就會帶來這整個治療面貌的不一樣,我們必須承認,做某些事的確是需要一些膽識,我會邀請黃醫師到我們醫院來,就是因為也許我們兩個人,兩個臭皮匠應該是可以勝過一個諸葛亮,我們會一起做這件事情,就是希望能夠讓病人付出的代價最少,但是可以最快的達到我們的目的。

黃一平醫師:腹腔鏡手術的進行需要有一些資源,包括足夠的大腸直腸癌的病人數,那在一個小的醫院大腸直腸癌的病人,或是大腸直腸疾病的病人不是那麼多的情況下,可能要持續很久,因為實際經驗的累積太慢了;和信醫院的環境和支持可以讓我們事半功倍,並不是說我們拿病人來「練習」,只是說有很多適合的病人,我們可以給病人另一個選擇。


本院每年進行150例腹腔鏡手術

詹光裕醫師:一年大概有150個大腸直腸癌病人接受本院的腹腔鏡手術,請略述發展的過程。

陳建志醫師:10年前我剛當住院醫師的時候,當時衛生署公布的全台灣大腸直腸癌症病人數,一年是五千個到六千個病人;而最近的數字是突破一萬人,成長約一倍。這二十年來,本院的大腸直腸癌病人的人數是一直在成長中,我們一年約進行150例大腸直腸癌症腹腔鏡手術,我們醫院在這方面的努力,長久以來已經得到很多肯定,比如說直腸癌的病人做所謂的「術前放射線治療和化療」,和信醫院可以說是台灣的先驅,是我們最早讓它成為一個常規的治療方式,事實也證明我們這樣做是世界的趨勢,我想我們在這方面的努力,是讓我們病人變多的一個原因。

詹光裕醫師:請進一步談談腹腔鏡手術。

黃一平醫師:腹腔鏡手術對病人的好處就是傷口小,開完刀比較舒服,這是一個很大的誘因,病人住院不用住那麼久,另外會有一些費用上的問題,我們會向病人解釋腹腔鏡手術要多付一些自費差額,多數病人接受度算高。


醫院團隊支援腹腔鏡手術

詹光裕醫師:初學腹腔鏡手術的時候,你們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黃一平醫師:傳統手術都是從上面去往下面看,所以我們以前學的,都是這樣看手術部位,從下面看東西,東西都一樣。可是在腹腔鏡下,我們看到的腹腔,看起來就是跟以前傳統手術看到的很不一樣。比如在傳統手術時,你看到的部位,你認識它,可是你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它,你就不知道它是什麼東西。
  實際手術之前,我們看了很多的手術錄影,也看了很多老師的示範,可是真正自己做的時候,事情是完全不一樣。你當助手時,只要在那邊拉勾、在一旁看的時候,你沒甚麼壓力,你看得懂也好,你看不懂也好,反正這個刀都會開完;可是你在自己主刀的時候,就得從頭到尾,你都要自己看得懂,要完全了解自己到底在做甚麼事。
  一開始經驗不夠的時候,我們也危險、病人也危險。多年來,和信醫院的環境讓我們經驗累積得很快,即使我們發生非預期的困難時,或比較不樂見的結果時,醫院也有很多相關單位和同仁可以協助我們,包括一些檢查、治療、或者做其他處置。我們醫院團隊在這方面給我們幫很大的忙。


新角度、新視野、新挑戰

詹光裕醫師:的確,內視鏡手術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我們需要有制式的訓練嗎?兩位醫師在本院發展腹腔鏡手術上,一直焦不離孟,孟不離焦,其意義何在?

黃一平醫師:對,我所謂的「看不懂」只是說因為視野的不同,以前沒有看,可是不同的角度每天看,就會跟傳統手術一樣,看久了就熟悉了。不過,學習還是要有個過程,從以前從來沒看過,到你天天去看它,慢慢熟悉,還是需要一點時間。

陳建志醫師:這個過程確實對醫生有危險,對於病人也危險,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兩個人合作一起做腹腔鏡手術。當我覺得這個東西一定是A的時候,也許我會需要另外一個人提醒我,跟我說:「不,它是B。」那當我不是很確定它是不是A的時候,如果有一個人跟我說:「對,它就是A。」這樣,我們在做這件事情就會安心很多。後來我去研究初期和後期的病人,相對我們到技術完全成熟之後的一些病人,去評估這個所謂的「學習的曲線」,我發現其實我們的學習曲線並不明顯,也就是說不管我們從病人的併發症、病人的手術的結果、手術的時間,或者是開刀的技巧上面比較,其實我們學習的曲線並不明顯,也就是說,我們的成績並沒有一個很明顯的差距,我做手術的前十個和後十個沒有有明顯的差距。我們做腹腔鏡手術,雖然有很多的辛苦,但是就像黃醫師剛剛提到就是說,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事情,對我來說,我感覺到的是一種快樂,我重溫了那種當我剛開始學習手術的快樂。
  一個外科醫生之所以當外科醫生一定是他能夠在手術之中感受到一些快樂,如果他覺得手術是很苦的事情,我想他是不會去當外科醫生。學習,其實是一種樂趣,對我來講就是一個我已經看了七、八年的事情,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它的時候,我發現它是一個全新的東西,對我來講是一個重溫了那個當時第一次看到它的那個愉快的感覺。


內視鏡手術是訓練及教育的利器

詹光裕醫師:內視鏡手術對外科訓練及教育有哪些特殊的意義?
黃一平醫師:傳統手術一般沒有錄影,內視鏡手術因為它本來就是接著鏡頭在看手術的過程,它天生就是可以全程錄影的,所以大部分的手術幾乎都有錄影。在沒出什麼事情的時候,那個錄影只是做個記錄;可是你有發生一些很奇怪的,新的學習東西的時候,你就可以回頭看看,到底我是在哪個地方看到新的東西是什麼,每一次的手術等於都提供一個新的學習材料,使我們越來越能掌握。

陳建志醫師:當我們一起做的一些手術,發生一些預期外的結果,我們的習慣是會一起坐下來,把這個手術的過程重新看一遍,然後知道我們自己的問題在哪裡。
  外科醫生都必須,也不得不去面對一些你不希望發生的併發症,我想沒有外科醫生可以說他一輩子都沒有這些事情,但是面對它的態度可以是逃避、或者是很正面的去看這些事情。我個人對於併發症的看法就是,如果我不能夠永遠的擺脫它,那我就必須去面對它,當我面對它之後,我就會知道下一次我要怎麼樣避免它。也許這樣仍然不能夠百分之百的避免,但是我相信這樣子的態度可以讓我們失誤的機率越來越少,那對醫生、對病人這都是正面的成長。


找出原因,解決它、修理好

詹光裕醫師:兩位醫師進入外科領域都才十年左右,為什麼您們當初會走上大腸直腸手術這條路?外科醫師壓力大,怎麼紓解?

黃一平醫師:外科跟其他科不一樣,可能它的壓力也比較大,那就是看你喜不喜歡、你能不能接受這樣子的工作的型態。外科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地方,比如外科開刀發生併發症就是很立即的一個反應,而且你必須馬上處理;內科開藥給病人頂多是病人很可能不會好,或者是藥物本身造成的一些副作用,外科就不一樣,很可能因為你在替病人開刀的時候,你開藥給病人而發生嚴重的事情。這些都是在外科久了之後才會知道的事情,當年做實習生跑來跑去的時候,對這些事情可不會有很深的印象。簡單說,外科醫師壓力很大。

詹光裕醫師:外科醫師如何去紓解這個壓力?

黃一平醫師:紓解就是很簡單,把你搞砸的事情弄好,心情就好了,只有這樣,你才沒有壓力。

陳建志醫師:我到現在都還不知道遇到壓力要怎麼紓解。不過,我覺得黃醫師講的對,就是你根本沒有辦法紓解,你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讓這件事情塵埃落定,那時候你的壓力才會紓解。

黃一平醫師:找出原因,解決它、修理好。

陳建志醫師:當外科醫師對我來說,是一個自己設定的目標。我的家庭裡面有很多人是醫生,大部份都是內科醫生、婦產科醫生,或者是麻醉科醫生。我直覺認為我當醫生的樂趣,應該會在做一名外科醫生。
  每個人個性不同,我自己很沒有辦法去忍受,今天有一個病人生病了來找我,我開始給他治療,但是這個治療可能必須要服藥三週或者是兩週之後,才能夠感覺到他的問題好像得到紓解。
  我是那種很急性子的人,可能是因為個性,我覺得外科醫生常常可以對病人達到最立即的幫助。不過,它也可能造成立即的傷害,也就是說外科醫生做的事情常常是一件「一翻兩瞪眼」的事,就是不是馬上有效,就是馬上產生一些你不樂見的事情。所以當外科醫生當然壓力大,可是我覺得壓力也正是得到的成就感的源頭,學問在怎麼樣取得平衡。

詹光裕醫師:怎樣才能當一名快樂的外科醫師?

陳建志醫師:我到現在都還在學習怎麼當一個快樂的外科醫生,到現還是常常在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心情會非常的不好。我太太常常會勸我說,這條路是一條很長的路,她每次看到我有點低潮時,都會這樣鼓勵我。
  到目前為止,顯然是我們度過了很多次這樣的不愉快,但我必須說實話,我還在學習要怎麼樣當一個很快樂的外科醫生,我也常在觀察別的外科醫生,他們是怎麼樣過他的生活?我記得當年我去美國進修的時候,黃達夫院長給我的一封信裡面,他告訴我說:「要看看別人是怎麼生活的。」我想黃院長當了這麼久的醫生,尤其院長的公子也是外科醫生,我想他非常清楚一個年輕的外科醫生,在心裡面或者是生活中的掙扎的是什麼。當然,我想這也沒有正確答案,因為如果有正確答案,那這件事情就很簡單了。正因為我相信這是沒有正確答案的,所以我還在學習。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找到方法,然後告訴我以後跟我一起共事的專研醫師(fellow)或年輕的主治醫師,告訴他你應該要怎麼做,才會當一個很快樂的外科醫生。

2010年8月19日 星期四

口腔癌重建手術要多科合作

訪問/詹光裕醫師 (本院醫學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整理/鄭春鴻 (文教暨公共事務部主任)

詹光裕醫師:和信醫院給你們怎樣的工作環境?你們會推薦想要專攻頭頸外科的年輕醫師到和信醫院來嗎?為什麼?

林敬原醫師:我們的科叫做耳鼻喉頭頸外科,不再只叫耳鼻喉科。傳統耳鼻喉科好像只是看中耳炎、鼻竇炎等發炎疾病及感冒,而我們耳鼻喉頭頸外科就是處理比較困難的頭頸部的癌症。
一個住院醫師要變成一個主治醫師一定要有一段時間的訓練,放眼看看台灣現在的醫療環境受到健保的影響,幾乎沒有辦法讓一個年輕的醫師有充裕的時間,有一個很好的指導老師來幫助你成熟的機會,和信醫院是唯一具備這樣條件的環境。和信醫院整個團隊的運作,每一個工作同仁都會給你很好的意見,所以你可以一邊學習,又一邊不會耽誤病人得到最正確的治療,我覺得那是最難能可貴的地方。


照顧病人不只是住院醫師的事 主治醫師更要直接參與

  做一個稱職的醫師,相對的也得付出很多的時間去照顧病人,這是一個年輕的醫師決定要來和信醫院來工作最重要的認識。如果你真的把照顧病人當做你認為是醫生最重要的工作,這就是適合到和信醫院工作的人選的第一個條件。
  我想慢慢大家會了解做住院醫師、主治醫師的角色。主治醫師就是要負起醫療病人最主要的責任,你要直接的去照顧病人。也許大家會覺得以前制度不是這麼平行,有人認為「照顧病人」這是住院醫師的事情,主治醫師只是擔任一個顧問consultant,不過我想未來的醫療會慢慢被導向主治醫師就是應該要好好治療病人。和信是早就這樣做了,因此,和信的主治醫師會比較辛苦,但是這種辛苦是值得的,而且對病人是正確的。
  頭頸外科完全是一個外科的次專科,身為一個外科醫師,在和信醫院,你可以慢慢的從這環境學習到一位外科醫師的擔當,包括怎麼去學開手術,慢慢學到什麼時候不應該開手術,所謂的「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一開始總是很希望會開刀,主治醫師開始會開刀,可是慢慢發現開刀不是這麼容易處理所有的問題,到了自己的觀念成熟的時候,你就發現原來你是要找出不應該開刀的理由,這是一個很有趣成長過程。
  在和信的環境,我看到每一個專科,從放射診斷科、放射腫瘤科,還有腫瘤內科等都會不吝給你的經驗,把他們看這麼多病人的智慧加持在你身上,這都可以讓你提早、快速地讓你更成熟。達到一位真正外科醫師是你知道when to stop,知道什麼時候「不開刀才對」。這個境界真的不太容易。
  如果在一般的醫院,我相信你會困惑很久,因為你沒有辦法看到,關心一個病人,可以有這麼多的意見一起迸發出來。你對每一位病人做出的決定,可能回頭想一想是不是那麼的洽當,如果你一個人來學習,可能需要花更長的。就像當初我們的老師徐教授就說,一個頭頸外科醫師的成熟至少要十年,他很明確告訴我,「你來和信可能可以縮短!」這位老師對和信環境的肯定是我一直記得的話。徐教授是台灣耳鼻喉科頭頸外科的前輩,他會這麼講一定有他的道理,這個環境是能夠提供給有志做頭頸癌醫師最好的環境。口腔癌在目前台灣已成為頭頸癌的最大宗,未來還有更多發展的空間,需要我們去努力。


和信醫院提供比較全貌的學習,這是不一樣的地方

滕宣德醫師:從住院醫師升為主治醫師的時候,在短短時間內,身分有個巨大的變化。可是自己發現,技術、經驗、判斷能力好像並沒有跟上這樣的變化,環境卻逼使自己要完全獨當一面。在台灣目前的醫療環境裡,沒有專研醫師的訓練計劃(fellowship),是大家很值得憂心的地方。也就是說,做住院醫師以前被別人帶著學習,一旦升主治醫師以後自己要獨當一面,甚至要帶別人學習,自己到底具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我當時就想找一家既可以讓我一方面開始當主治醫師,一方面也要能夠有環境、有同儕,幫助我再成長的醫院。和信醫院就是一家這樣的醫院。
  的確,在和信醫院可以讓我把基本功做好,就是每一個步驟、每一個動作,包含從最開始的問病史、做理學檢查,每一項目能夠紮實的做好。因為在目前的支付制度環境之下要節省資源和搶時間,醫學生的確是沒有辦法在訓練的時候,把很多基本功練好,甚至會草率帶過,這樣是很可惜的,當然對未來行醫的路上,有時候是危險的,當然可能會影響對病人的治療。
  在和信,基本功可以讓年輕醫師一步一步的踩穩,可以做出紮實的成績,同時印證以前所學的,我在這裡是有不一樣的體會。和信醫院整個醫院設計的系統不是一人獨當,雖然同儕表面上好像有一點互相牽制,有一點制衡,但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成長環境,這樣的成長我覺得是比較快速的。
  當我來到和信大概過了四、五年之後,突然有一次看到我們的老師徐茂銘教授,有一次訪談機會中,回答人家的問題-「對未來耳鼻喉科年輕的醫師,有什麼期許?」,徐教授語重心長道出,「只希望大家能夠做好一個稱職 (competent) 的耳鼻喉科醫師」。所謂”competent”似乎說來簡單,但你要真正站出來說,「I am a competent ENT surgeon.」,我覺得這需要非常紮實的驗證才可以。但在和信醫院,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環境,因為在這裡沒有太大業績的壓力、沒有太多匆忙,急就章的狀況,我們可以每一步都是做好該做的動作,這對自我的訓練、對病人的結果,我想都是很有幫助的。
  我覺得可以在這裡達到所謂「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因為在太匆忙的環境下,短時間之內要訓練好多重覆的動作,並沒有讓你看到全貌,常常只是裝配線、生產線上的一站、一個流程。你沒有看到全貌,事實上對整體的判斷不會有進步,對整體的知識沒有進步,雖然你的動作很快就熟練了,但是要整個成熟,還是要花更多的時間。和信醫院提供比較全貌的學習,這是不一樣的地方。


本院口腔癌重建手術 多科合作已達世界水平

詹光裕醫師:功能性討論會上常聽到像口腔外科、整形外科也跟你們一起做手術,請你們也談一談耳鼻喉頭頸外科和其他外科合作的趨勢?

林敬原醫師:這樣的合作主要是口腔癌。口腔癌在台灣是一大問題,它一直上升。我們頭頸外科和整型外科、口腔外科和牙科的配合,大概的流程是會先經過這兩個專科的進展,然後頭頸外科是最後決定治療的計劃,過程中他們就會進來幫忙我們所有的不足。當然頭頸外科沒有受過牙科的訓練,而整形外科更是負責重建的一個特殊的專科,他們有沒有加入,做得好不好,絕對關係到病人的生活品質和照護的品質。
  雖然其他醫院號稱整型手術有非常高的水平,達到國際水準,以最近這幾年來看,其實本院整形外科林秀峰醫師跟我們搭配做出來的口腔癌重建手術(oral cancer reconstruction),我相信不但是具有世界水平的程度,甚至更具其功能性,病人在日常照顧上會變得更容易,為病人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
  其實我們有這樣的計畫,是希望如果再有頭頸外科醫師進來,他來這裡不是學習單純做切除手術(resection),傳統頭頸外科就是做切除,整型外科才是負責重建手術,但是其實我們也都知道國外的頭頸外科也能負責重建,但他一開始要有很好的整型外科同仁從旁做指導,而且慢慢成熟,可以獨當一面。其實我們是希望再來的頭頸外科醫師要讓他更全方位,不但可能跟我們與滕醫師一起學習切除手術的要領,先治療解決病人的頭頸腫瘤,我們也希望林秀峰醫師可以加入指導,使新進的頭頸外科醫師可以學到我們心目中數一、數二頭頸癌重建技術,如果他願意的話,我想這是很難得的機會可以學到這個技術。


只看到頭頸手術並不會進步;在和信醫院可以學習到全程照顧。

詹光裕醫師:在我們醫院來講,頭頸外科比較可以把它的時間花在照顧病人上,有其他的專科來做支援系統,讓你們可以更專心投入你們該作的事情,我想這的確也是蠻珍貴的特點。

滕宣德醫師:關於剛林醫師講的那兩方面,我還有一些實際的例子作補充。在重建手術(reconstruction)方面,我以前也看過許多其他醫院的模式,大型醫院裡面的重建手術團隊(reconstruction team)非常的龐大,甚至是由好幾個不同的團隊同時進行。但大家都知道這樣的手術是很複雜,很花時間和精力的,常常要做到半夜,在很多醫院看來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很多時候是丟給專研醫師(fellow)來做的。但專研醫師事實上是需要更成熟的,必須要有主治醫師在旁邊帶著做,但是常常到了半夜的時候,就只剩專研醫師一個人而已,白天有很多教授在旁邊,到了晚上下班後,教授不在旁邊,只剩下專研醫師就得自己做。再怎麼努力也只會做到頭頸手術環節的一部分,之後他也不會到整型教授的門診去看,自己哪裡做的好;哪裡做得不夠好,可以為下個病人做得更好,他只有在「生產線」過程中一小段的經驗。
  年輕的頭頸部整形重建外科醫師在和信醫院可以學習到的是全程的照顧,他可以在病人術前跟著我們一起評估病人,手術中我們在切除的時候,他就提早進來手術室來看如何決定修補,補完以後,他可以到門診看到如何為病人做功能恢復的追蹤。這樣完整的觀摩與學習,對下次手術的精益求精有非常大的幫助。一個頭頸外科醫師與整形外科醫師如果每次都只看到病人住院的這一塊,之前沒看過,之後也沒看過,這樣對於下次的進步就很少了。
  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細胞學(cytology)跟病理學(pathology)的診斷,很多醫院這是屬於兩個部門,這兩組是不同的人馬,等於是我看我的,你看你的,所以進步很慢很慢。在和信醫院不同,我們同一組人從術前的細胞學看到最後的病理學,甚至可以兩個片子調出一起比,他會知道原來在做細胞學用這個染色的時候是這樣,做福馬林固定,然後再做什麼染色,再做特別染色會是那樣,原來這兩個是不一樣的,同一細胞不同的呈現,他可以看到全貌,和信醫院有這個優勢。小醫院這樣的人力做這樣的事情,當然我們有時候會遇到人力不足的狀況,事實上是很吃力的,但在這邊即使是組織學(histology)、和病理科專家,也可以獲得自己再進步的空間。


和信醫院給醫師的特權,就是允許你把時間用在病人身上

詹光裕醫師:的確,這是本院另一特色,各科醫師都從病檢科專家學到一些知識,因為他們這樣臨床的知識,可以增加它的正確性,減少假陰性(folse negative) 和假陽性(folse positive)的困擾,給病人更好的服務。你們在這領域努力很久了,請談一談病人與你們的互動的回饋。頭頸癌的病人不少是社會比較辛苦階層的人,病人對你們這樣無怨無悔的投入,有什麼特別的回應?

林敬原醫師:在醫院的主導下,我們的門診限制一診在30位病人上下,這在台灣也是不容易的做到的。所以一位新進的醫師,能夠有機會仔細地看到更少的病人,一診大約只看到10-20位病人,這也是非常難得的福氣(privilege),在別的醫院是不可能的。
  在和信醫院的優點是直接跟病人互動,你可以有比較多的時間看病人,跟他們談一談,知道他們的反應,他們與你的關係不會非常的表面的(superficial)。實際上,你可以多了解病人的想法,你跟病人多談幾句話,才能知道他們真正的感受,才會修正到以後你在治療上要多注意到功能的保留,這在頭頸癌是非常重要的。
  相較之下,腫瘤在身體的其他部位,都不像在頭頸部那麼的敏感,哪怕是一條神經、肌肉、功能、口水、吞嚥這種細微的事,病人都會告訴你,你就會知道下次手術能保留的、不能保留的,當然也都牽涉到以後你跟病人的解釋。
  現代醫療的時代就是要充分的告知,你要非常有經驗才能達到充分的告知,也會讓病人對你的滿意度慢慢的增加,這些都是要時間累積的。一個快速的門診,3分鐘門診,要講究這些幾乎是不可能,這就是所謂的「基本功」其實就在這時間裡面。
  如果一間醫院要你打好基本功,但又要你三分鐘看一位病人,這是不可能做到,這兩者永遠是平行線。你終歸知道,自己必須好好花時間,從病人身上學習,這需要的就是時間,最重要的是時間。和信醫院給你的特權(privilege)就是允許你把時間用在病人身上,這真的是難能可貴的地方。如果真要以健保給付的狀況,一個診看30位以下病人是很困難的,不符成本的。我想這一點是這邊可以給的最好的特權(privilege),也可以說是給醫師的一種福氣。你可以利用這樣的環境好好的學習與病人的互動。


病人回診率高,醫師才能學到更多

  從門診開始答應治療一位病人開始,我們就和他訂了至少三年的期約,這三年,醫師都會看到他,我們是這樣承諾對病人長期的照顧與追蹤的,除非他真的跑掉了。這跟我以前當住院醫師時的醫院完全是不同的,別家醫院的病人不一定會回來,和信醫院的病人是一定會回來的,而且回診率非常的高。病人回診率高,醫師就可以學到更多,從病人的治療結果,醫師真的可以修正自己的經驗,可以達到真正的學習。
  本院病人像在門診做檢查,放診科充分的支援,遇有緊急的檢查,放診科立刻安排,你可以感覺對,全院的同仁對病人可以做到這樣的「點的服務」、「特別需求的服務」 (service is to the point & to the need),我想這在別的醫院是不太可能做到的。和信醫院真的每個部門都真的能夠針對病人的需求彼此支援,也只有在這種很好溝通的醫院才有辦法做到。倘若大家都照章行事,你慢慢也會變得大家一起混,「我沒辦法,那不是我的事」這話很容易說出口。唯有在和信醫院這樣的環境,在對病人的醫療時,你會發現很多環節都是可以打通的。

詹光裕醫師:透過跟臨床的互動,大家都能體會到「急所當急」的那種心情,對於病檢科、放診科和其他部門,都很自然的也想要急所當急。

滕宣德醫師:相對醫院其他的癌症病人,頭頸癌病人以勞工階層為多。他們很多有吃檳榔、有抽煙、有喝酒的習慣,屬於比較「阿莎力」個性的。很多時候他們一旦認定要讓你治療,真的是”引頸就戮”,一副就是完全託付給你的姿態,這一領域的病人真的滿可愛的。他們做人比較豪氣,需要特別安撫的狀況一定有,但不算特別多,算是好溝通的,我們言談之中更可以體會得到。
  跟其他醫院比較起來有沒有差別呢?我覺得是有一點。來和信醫院治療的病人,他們的家庭支持感覺更好,不管是家庭的照顧,包括病人在治療期間的營養支持,他居家的環境種種的支持體系,都滿不錯的。這樣的家庭支持和整個醫院的支持互相結合在一起的支持系統,會在治療期間比較容易達成我們要達到的目標,我覺得和信醫院確實有這樣的好處和特色。


耳鼻喉頭頸早就用內視鏡手術了

詹光裕醫師:最近大家都在談微創手術(MIS),請談談微創手術在耳鼻喉頭頸外科的角色如何?

滕宣德醫師:微創手術(MIS)在耳鼻喉頭頸方面行之甚早,在鼻和喉的部份,過去一向由內視鏡來做,包含早期的鼻竇內視鏡手術,做很多鼻竇炎和鼻息肉的治療,在我們耳鼻喉科固有的領域,已經用了超過20年。
  喉部內視鏡也是行之有年,至少從我當學生以前就是這麼做,只是近幾年來,因為各種系統包含影像、麻醉和器械的進步,進一步推展到了癌症的部份,尤其不是太晚期,比較早期的部份也漸漸推廣到這部分來做。
  因此,微創手術在我們的領域,銜接上沒有什麼困難,因為我們一向都這樣做,甚至在住院醫師訓練也著墨甚多,在大部分的醫院這一塊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因為他們花了非常多的門診治療與clinical service在這樣發炎性疾病、良性疾病上面;要以此技術進一步做癌症治療,技巧上絕對沒有問題。
  差別還是在觀念、知識、經驗和判斷,這些都需要一個成長的環境,保證他一定會下正確的判斷,而不是技巧上有什麼困難。什麼該開刀,什麼不該開刀,該開什麼刀,這才是真正要下判斷的地方。技巧在我們這邊從來不會是個問題,我們的器械,從當學生就這樣做了。至於其他頸部手術,目前在MIS的推廣上還是不太流行,少數的地方有在做,呼應的人也不多,畢竟還是不太容易使用,我們還在觀察中。在頭頸部的MIS方面,牽涉到有,沒有一個cavity(入口)的問題。觀察或治療耳鼻喉頭頸除了有鼻腔nasal cavity外,大概還有口腔oral cavity,它們原本就是個空腔,你只要把它灌氣了,它就有空間給你做手術。


和信醫院沒有搶業績、搶病人的問題 真正的團隊討論才有意義

詹光裕醫師:剛剛提到書上的知識或技巧,大概只要花時間,有人引導就可以,但是提到判斷,何時去踩煞車,何時去踩油門,你覺得在和信醫院的成長經驗是怎樣學到這些?

滕宣德醫師:因為我們同科之間,甚至同一團隊之間,本身沒有所謂的偏好上利益上的衝突(conflict of interest),我們沒有搶業績、搶病人的問題,大家都是一樣,為病人一起負責、一起治療、一起投入心力,這種情況下的判斷會得到很多同儕,也許是同科,也許是不同科,但同樣team的人充分討論,這才有真的討論。有些醫院的討論會只是提出一個個病例,接著我說要這麼開,他說要那麼電,接著怎麼樣治療,根本不是經過辯證式討論出結果的共識。這樣樣的環境對年輕人來講,充實進步的腳步會比較慢。像和信醫院我們這樣的學習環境,一次可以獲得很多方面的觀點,做出比較正確的判斷,即使提出不同的觀點,別人也可以隨時告訴他要不要做修正,或怎樣做會更好,大家馬上可以就不同觀點做討論。

詹光裕醫師:透過這種團隊討論得到的意見,如果是正面的意見positive input,你踩油門會踩得更有信心;如果給你的是你要注意的,即使你在煞車的時候,也是比較篤定這個煞車,這是為了病人的權益benefit在做,這樣的成長會快、周到。

滕宣德醫師:很多大醫院,一個耳鼻喉部門裡面就有十幾、二十幾位醫師,但是大家的同質性太高,反而常常忽略了不同的觀點並沒有進來,而造成共同的盲點。所以在和信醫院,大家一直在強調多科門(Multidisciplinary)的合作,要有互相平等的討論平台,這是很重要的。

把癌症病人的牙齒一顆一顆救起來!


整理 / 鄭春鴻(文教暨公共事務部主任)

癌症病人容易有齲齒牙周病

鄭春鴻主任 (文教暨公共事務部):請先談癌症病人牙齒口腔疾病的特色。

蔡孝誠醫師 (牙科):本院是癌症醫院,所以我的病人有很多人是癌症病人。他們無論是頭頸癌、乳癌或其他的癌症,都是在他們一生之中身體最弱的狀況下來與我相會的。癌症病人因為做各種侵入性的治療,身體負擔的併發症及精神壓力,經常會使他們忽略牙齒、口腔的照顧,所以容易有齲齒或是牙周病的情形,需要更進一步的治療,甚或植牙。
  癌症病人一般會比較愁苦,此刻若加上牙疼,尤其令人沮喪。他們來看牙時,常會非常的緊張,他們需要很多的愛心耐心的對待,非常仔細的去為他們解說病情,動作格外地輕細去治療他們,讓他們在照顧中不會那麼擔心、這麼害怕。癌症醫院的牙醫師要一直鼓勵、陪伴他們,幫助病人把口腔照顧好,讓他們有機會、有信心去面對癌症治療的挑戰,給他們更多的希望。

放療之前進行口腔檢查評估

鄭春鴻主任:癌症病人接受不同的治療時,吃不下,一直是他們很重要的一個難題,本來就吃不下,再加上牙痛的話,那可能就會更難過病人做放療之前是不是要先來找牙科來評估,有沒有辦法可以為病人預防在放療所造成的牙齒傷害?

蔡孝誠醫師:癌症病人的營養補給是非常重要的,營養補給一般都是從口腔來進行攝取,因此有一口好的牙齒,才能保證擁有好的營養攝取的條件,換句話說,牙齒好,身體就健康。癌症病人一旦牙痛或有口腔問題,他們沒辦法吃東西,漸漸就會消瘦,那對於整個癌症的後續治療,都是會大打折扣。
  做為癌症醫院的牙醫師,我們經常的工作就是要把癌症病人的口腔衛生,或是咬合咀嚼功能重建,讓他在這整個在治療的過程中,可以順利取得該有的營養,進一步還能享受美食,心情也可以愉快像平常人一樣。
  一般頭頸癌的病人在術前,在放射化療之前,我們都會為他們進行口腔的評估,而在放療以後,他的口腔容易造成放射線齲齒,以及容易骨壞死的情形,我們會仔細地為他們檢查所有的牙齒,該補的牙齒補上,牙齦發炎的進行牙周治療。預防放射線造成的齲齒,我們有一個氟化物的牙套,可以套在牙齒上面,避免病人術後的放射線齲齒,避免放射線之後的一些後遺症。

把牙齒一顆一顆救起來!

鄭春鴻主任:癌症病人如果在放療前拒絕做牙齒的評估,確定先把牙齒照顧好,會有哪些後果?

蔡孝誠醫師:癌症病人往往有些焦慮,癌症新病人甚至打心裡拒絕承認他有這個病,那麼,他就可能排斥任何治療,包括牙齒及口腔的治療都會放棄。我們會很有耐心地去跟病人及病人家屬解釋說,本院可以提供他一個很完整的口腔治療及照顧,牙齒健康,在治療前獲得很好的養分攝取,是非常重要的;放療化療結束後,病人的口腔衛生也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顧。
  當我們花下精神去說服他,病人一般都會為此感動而接受治療,我們接著會慢慢地由淺入深,引導他。一些原本是很害怕看牙齒的病人,到後來慢慢覺得看牙齒是他生活的一部份,我們一步一步地、慢慢地,把他的牙齒一顆一顆救起來。病人可能在得癌症前是個口腔衛生不好的人,他因為癌症治療而來看牙齒,接受我們的口腔衛教,一併也把他的口腔衛生,牙齒咬合都重建好,使他可以跟一般人一樣,身體健康了,牙齒可以吃,也是很美觀,真是福氣。那我們會花很多時間衛教、幫助他,讓他知道如何照顧他的口腔衛生。


照顧被牙科診所拒絕的病人

鄭春鴻主任:口腔內、牙齦牙齒,到處都是全身最敏感的神經。牙醫師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取得病人的信任,同意打開嘴接受治療。您認為牙醫師必須要有怎樣的人格特質?您是怎麼辦到的。

蔡孝誠醫師:的確,牙醫師幾乎必須在幾分鐘之內取得病人的信任,願意開口讓你在身體最敏感,不可能讓人觸碰撥弄的地方進行手術,這是極大的挑戰。面對牙醫師必須要有「痛人之痛」的心情,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必須體貼、溫和、同理。
  癌症病人看牙尤其比較緊張。有些病人第一次坐上我們的治療椅,後就開始發抖,抖得很嚴重,因為害怕,嘴巴也不願意張開。牙醫師必須有耐心、有愛心,慢慢地引導他把嘴巴張開,觀察他有哪些問題,傾聽病人需要我們哪些服務。比如,我們會一步一步的幫他把牙齦發炎治好,幫他治療牙周病;哪裡有齲齒,我們進行復建等等。如果後續要植牙,我們也是幫他做很準確的評估以及治療。他們的牙齒越來越好,在這一步一步的衛教、關懷當中,我們就得到病人的信任。
  我特別重視教病人正確的刷牙方式,我們希望提供的不只是舒適、完美的治療;我更期待提供病人牙醫保健的教育,指導他回去三餐飯後加睡前,怎樣照顧他的口腔衛生,如果努力地刷牙。這輩子,他確實懂得如何照顧他的牙齒。我們給他的這批新的牙齒,他這輩子可以很有效的去使用、很有效的維護。

照顧被牙科診所拒絕的病人

  牙醫師和病人的病醫關係,經常是一輩子的、是互信的。在病人治療過程中,我非常快樂地去感受病人一點一滴對我的信任,我常想,我做的是全世界幸運的職業,因為我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我的善意,都可以立即傳達給我的病人,最奇妙的是我的病人幾乎百分百可以感受到我的善意。一次醫療,是一次完美的佈道,我完全體會、完全享受到了。我獲得病人的回應是非常直接、非常好的,這是我努力以赴的原動力。
  做一名癌症醫院的醫師,我尤其得到一般牙醫診所的牙科醫師所得不到的快樂。因為有些癌症病人的牙齒口腔疾病,在外面很多診所或醫院是被拒絕。他們慕名而來到我們醫院,發現我們不但沒有排斥他,願意去傾聽他們的需要、幫他們解決問題,都非常感動。病醫之間在非常短的時間就建立起堅固的互信關係。
這些牙齒問題特別複雜的癌症病人,經我們一步一步、花很大耐心幫他把齲齒治療好做根管治療,在非常舒適的狀況下,幫他改善了腫脹發炎的情形,他重新獲得一般正常人的牙齒了!他笑起來了,多漂亮啊!很多人不知道,牙醫師每天彎著腰幫人看牙,可能都超過八小時,我們可都是靠著病人那剎那間的一笑,才繼續努力以赴的。
  雖然我們也歡迎非本院的癌症病人,也來本院牙科接受我們的服務;但本院的牙科,主要仍以服務本院的癌症病人為主,我們擁有他完整的病史,並且有醫療團隊的支援,在牙科治療上如果有任何的問題,我們可以請教其他的內科醫師或外科醫師關於病人的其他病史,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全盤掌握這個病人的系統性疾病,再加上和信醫院有很好的技術、也有很先進的設備,
  我們可以給予病人會給比外面一般牙科診所更完整更好的口腔照護。

腹腔鏡手術?傳統手術?選哪樣?

訪問:詹光裕醫師 (醫學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整理 / 鄭春鴻 (文教暨公共事務部主任)


腹腔鏡手術多得好處少受苦

詹光裕醫師:相較於傳統術式,腹腔鏡手術對病人和醫師最大的意義是什麼?

陳建志醫師:腹腔鏡手術是一個時代的趨勢。外科技術從傳統的無菌技術發明之後,經過了好幾個階段與躍進;1987年第一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完成之後,全世界的外科醫生就非常的投入腹腔鏡手術。回過頭看,不過二十年的光景而已,現在不管是技術、器械,相較於二十年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除了手術科技的進步之外,我覺得最重要的事情是醫生和病人在觀念上面的改變與進化,才能夠促成這個技術水到渠成,並讓醫生和病人都能夠得到最大的利益。
  觀念的改變是我們發展腹腔鏡手術的契機,唯一的觀念就是要如何讓病人可以得到最好的治療,一切的決定都不能夠違背這個原則或犧牲了病人的權益。
  如何讓病人可以在治療的過程中得到最多的好處、受最少的苦,腹腔鏡手術就是我們的一個手段與方法。但是腹腔鏡手術和傳統手術,它們最終的目的是一樣的,只是方法不同,但是因為方法不同,就會帶來這整個治療面貌的不一樣,我們必須承認,做某些事的確是需要一些膽識,我會邀請黃醫師到我們醫院來,就是因為也許我們兩個人,兩個臭皮匠應該是可以勝過一個諸葛亮,我們會一起做這件事情,就是希望能夠讓病人付出的代價最少,但是可以最快的達到我們的目的。

黃一平醫師:腹腔鏡手術的進行需要有一些資源,包括足夠的大腸直腸癌的病人數,那在一個小的醫院大腸直腸癌的病人,或是大腸直腸疾病的病人不是那麼多的情況下,可能要持續很久,因為實際經驗的累積太慢了;和信醫院的環境和支持可以讓我們事半功倍,並不是說我們拿病人來「練習」,只是說有很多適合的病人,我們可以給病人另一個選擇。


本院每年進行150例腹腔鏡手術

詹光裕醫師:一年大概有150個大腸直腸癌病人接受本院的腹腔鏡手術,請略述發展的過程。

陳建志醫師:10年前我剛當住院醫師的時候,當時衛生署公布的全台灣大腸直腸癌症病人數,一年是五千個到六千個病人;而最近的數字是突破一萬人,成長約一倍。這二十年來,本院的大腸直腸癌病人的人數是一直在成長中,我們一年約進行150例大腸直腸癌症腹腔鏡手術,我們醫院在這方面的努力,長久以來已經得到很多肯定,比如說直腸癌的病人做所謂的「術前放射線治療和化療」,和信醫院可以說是台灣的先驅,是我們最早讓它成為一個常規的治療方式,事實也證明我們這樣做是世界的趨勢,我想我們在這方面的努力,是讓我們病人變多的一個原因。

詹光裕醫師:請進一步談談腹腔鏡手術。

黃一平醫師:腹腔鏡手術對病人的好處就是傷口小,開完刀比較舒服,這是一個很大的誘因,病人住院不用住那麼久,另外會有一些費用上的問題,我們會向病人解釋腹腔鏡手術要多付一些自費差額,多數病人接受度算高。


醫院團隊支援腹腔鏡手術

詹光裕醫師:初學腹腔鏡手術的時候,你們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黃一平醫師:傳統手術都是從上面去往下面看,所以我們以前學的,都是這樣看手術部位,從下面看東西,東西都一樣。可是在腹腔鏡下,我們看到的腹腔,看起來就是跟以前傳統手術看到的很不一樣。比如在傳統手術時,你看到的部位,你認識它,可是你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它,你就不知道它是什麼東西。
  實際手術之前,我們看了很多的手術錄影,也看了很多老師的示範,可是真正自己做的時候,事情是完全不一樣。你當助手時,只要在那邊拉勾、在一旁看的時候,你沒甚麼壓力,你看得懂也好,你看不懂也好,反正這個刀都會開完;可是你在自己主刀的時候,就得從頭到尾,你都要自己看得懂,要完全了解自己到底在做甚麼事。
  一開始經驗不夠的時候,我們也危險、病人也危險。多年來,和信醫院的環境讓我們經驗累積得很快,即使我們發生非預期的困難時,或比較不樂見的結果時,醫院也有很多相關單位和同仁可以協助我們,包括一些檢查、治療、或者做其他處置。我們醫院團隊在這方面給我們幫很大的忙。


新角度、新視野、新挑戰

詹光裕醫師:的確,內視鏡手術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我們需要有制式的訓練嗎?兩位醫師在本院發展腹腔鏡手術上,一直焦不離孟,孟不離焦,其意義何在?

黃一平醫師:對,我所謂的「看不懂」只是說因為視野的不同,以前沒有看,可是不同的角度每天看,就會跟傳統手術一樣,看久了就熟悉了。不過,學習還是要有個過程,從以前從來沒看過,到你天天去看它,慢慢熟悉,還是需要一點時間。

陳建志醫師:這個過程確實對醫生有危險,對於病人也危險,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兩個人合作一起做腹腔鏡手術。當我覺得這個東西一定是A的時候,也許我會需要另外一個人提醒我,跟我說:「不,它是B。」那當我不是很確定它是不是A的時候,如果有一個人跟我說:「對,它就是A。」這樣,我們在做這件事情就會安心很多。後來我去研究初期和後期的病人,相對我們到技術完全成熟之後的一些病人,去評估這個所謂的「學習的曲線」,我發現其實我們的學習曲線並不明顯,也就是說不管我們從病人的併發症、病人的手術的結果、手術的時間,或者是開刀的技巧上面比較,其實我們學習的曲線並不明顯,也就是說,我們的成績並沒有一個很明顯的差距,我做手術的前十個和後十個沒有有明顯的差距。我們做腹腔鏡手術,雖然有很多的辛苦,但是就像黃醫師剛剛提到就是說,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事情,對我來說,我感覺到的是一種快樂,我重溫了那種當我剛開始學習手術的快樂。
  一個外科醫生之所以當外科醫生一定是他能夠在手術之中感受到一些快樂,如果他覺得手術是很苦的事情,我想他是不會去當外科醫生。學習,其實是一種樂趣,對我來講就是一個我已經看了七、八年的事情,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它的時候,我發現它是一個全新的東西,對我來講是一個重溫了那個當時第一次看到它的那個愉快的感覺。


內視鏡手術是訓練及教育的利器

詹光裕醫師:內視鏡手術對外科訓練及教育有哪些特殊的意義?
黃一平醫師:傳統手術一般沒有錄影,內視鏡手術因為它本來就是接著鏡頭在看手術的過程,它天生就是可以全程錄影的,所以大部分的手術幾乎都有錄影。在沒出什麼事情的時候,那個錄影只是做個記錄;可是你有發生一些很奇怪的,新的學習東西的時候,你就可以回頭看看,到底我是在哪個地方看到新的東西是什麼,每一次的手術等於都提供一個新的學習材料,使我們越來越能掌握。

陳建志醫師:當我們一起做的一些手術,發生一些預期外的結果,我們的習慣是會一起坐下來,把這個手術的過程重新看一遍,然後知道我們自己的問題在哪裡。
  外科醫生都必須,也不得不去面對一些你不希望發生的併發症,我想沒有外科醫生可以說他一輩子都沒有這些事情,但是面對它的態度可以是逃避、或者是很正面的去看這些事情。我個人對於併發症的看法就是,如果我不能夠永遠的擺脫它,那我就必須去面對它,當我面對它之後,我就會知道下一次我要怎麼樣避免它。也許這樣仍然不能夠百分之百的避免,但是我相信這樣子的態度可以讓我們失誤的機率越來越少,那對醫生、對病人這都是正面的成長。


找出原因,解決它、修理好

詹光裕醫師:兩位醫師進入外科領域都才十年左右,為什麼您們當初會走上大腸直腸手術這條路?外科醫師壓力大,怎麼紓解?

黃一平醫師:外科跟其他科不一樣,可能它的壓力也比較大,那就是看你喜不喜歡、你能不能接受這樣子的工作的型態。外科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地方,比如外科開刀發生併發症就是很立即的一個反應,而且你必須馬上處理;內科開藥給病人頂多是病人很可能不會好,或者是藥物本身造成的一些副作用,外科就不一樣,很可能因為你在替病人開刀的時候,你開藥給病人而發生嚴重的事情。這些都是在外科久了之後才會知道的事情,當年做實習生跑來跑去的時候,對這些事情可不會有很深的印象。簡單說,外科醫師壓力很大。

詹光裕醫師:外科醫師如何去紓解這個壓力?

黃一平醫師:紓解就是很簡單,把你搞砸的事情弄好,心情就好了,只有這樣,你才沒有壓力。

陳建志醫師:我到現在都還不知道遇到壓力要怎麼紓解。不過,我覺得黃醫師講的對,就是你根本沒有辦法紓解,你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讓這件事情塵埃落定,那時候你的壓力才會紓解。

黃一平醫師:找出原因,解決它、修理好。

陳建志醫師:當外科醫師對我來說,是一個自己設定的目標。我的家庭裡面有很多人是醫生,大部份都是內科醫生、婦產科醫生,或者是麻醉科醫生。我直覺認為我當醫生的樂趣,應該會在做一名外科醫生。
  每個人個性不同,我自己很沒有辦法去忍受,今天有一個病人生病了來找我,我開始給他治療,但是這個治療可能必須要服藥三週或者是兩週之後,才能夠感覺到他的問題好像得到紓解。
  我是那種很急性子的人,可能是因為個性,我覺得外科醫生常常可以對病人達到最立即的幫助。不過,它也可能造成立即的傷害,也就是說外科醫生做的事情常常是一件「一翻兩瞪眼」的事,就是不是馬上有效,就是馬上產生一些你不樂見的事情。所以當外科醫生當然壓力大,可是我覺得壓力也正是得到的成就感的源頭,學問在怎麼樣取得平衡。

詹光裕醫師:怎樣才能當一名快樂的外科醫師?

陳建志醫師:我到現在都還在學習怎麼當一個快樂的外科醫生,到現還是常常在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心情會非常的不好。我太太常常會勸我說,這條路是一條很長的路,她每次看到我有點低潮時,都會這樣鼓勵我。
  到目前為止,顯然是我們度過了很多次這樣的不愉快,但我必須說實話,我還在學習要怎麼樣當一個很快樂的外科醫生,我也常在觀察別的外科醫生,他們是怎麼樣過他的生活?我記得當年我去美國進修的時候,黃達夫院長給我的一封信裡面,他告訴我說:「要看看別人是怎麼生活的。」我想黃院長當了這麼久的醫生,尤其院長的公子也是外科醫生,我想他非常清楚一個年輕的外科醫生,在心裡面或者是生活中的掙扎的是什麼。當然,我想這也沒有正確答案,因為如果有正確答案,那這件事情就很簡單了。正因為我相信這是沒有正確答案的,所以我還在學習。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找到方法,然後告訴我以後跟我一起共事的專研醫師(fellow)或年輕的主治醫師,告訴他你應該要怎麼做,才會當一個很快樂的外科醫生。

對癌症病人來說---怎樣的手術才叫做成功的手術?

文 / 鄭春鴻 (文教暨公共事務部主任)

鄭春鴻主任:癌症病人剛開完刀,親友經常會問說:「你開的手術成功嗎?」從一個外科醫師的角度來看,一次成功的手術包括哪些條件?病人能夠從中感受的到哪些情形?

張樹人主任:第一、成功的手術不能拖得太久,手術的時間不能不合理的太長。手術時間不合理的太長,就表示醫師對手術不熟,而且手術作業可能還沒有標準化。一個手術的精準是非常重要的,每一個手術,病人的家屬都在等候區等待,當他們看那個手術怎麼會從早到中午、甚至到晚上的時候,他會知道something wrong,會不會出什麼差錯?或者說他會懷疑這可能不是你在開刀,是不是你讓你的助手在開刀。所以,手術教學很重要,但是主刀醫師不能把時間無限制的拉得太長。如果你是一個非常嫻熟的醫師的話,你大概能控制得不會差太多。一個成功的手術,合理的時間內它應該要能結束。
  第二、第二天能下床的這種手術才是好的手術。現在麻醉的疼痛控制已經相當理想了。疼痛控制良好,病人的疼痛指標大概都在兩、三分而已,就是說通常病人第二天就可以下床了。我覺得第二天能下床的這種手術才是好的手術,如果下不了床,可能因為手術時間太長了,麻藥打得很多,所以他第二天根本下不了床,還是軟趴趴的;如果你手術時間是合理的,不會太長的話,麻醉時間並沒有很長,所以他很快就會把麻醉藥代謝,他第二天就可以很安全的下床,而且在適當的疼痛控制。病人覺得不會那麼疼痛,他就可以做有效的咳嗽,所以他也不會發生所謂的術後的肺炎,因為我們手術的時候我們是人工呼吸,術後你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呼吸道衛生的保健的話,有很多肺部周圍的氣泡都沒有打開。手術後,我們需要為病人做有效的呼吸的復健,就是說幫忙病人能夠深呼吸、能夠咳嗽,這些併發症都沒有發生,病人又能很快的開始下床活動,開始可以吃得下,到了第五天、甚至到第七天他就想回家了,那你就知道一切平安,這就是一個很順利的手術。
  有的醫院的病人為什麼第五天會想回家;有的醫院病人為什麼要住到十天,因為前者住到第五天,身體的恢復已經很好了,他覺得不想再住院了,覺得這個病床已經不適合他了,生病的時候你才不得已躺在床上哀嚎,手術的復原很好的時候,其實病人會主動的要求說:「醫師我覺得滿好的。」醫師也滿有自信你可以回家了。這也是一次成功手術很重要的指標。
  第三、病人的預後有沒有達到應該有的成果,這也是成功手術的指標。病人出院再回來複診的時候,你要看病理報告,你切得多乾淨,可以從病人的病理報告上面得到回饋、再反省自己有哪個地方還做得不完美,這個病人將來可能會復發嗎?我要怎麼跟他交代,他切出來的病理報告是第幾期?如果你有些的病人,你該做的沒做到而且沒做好的話,雖然他的復原看起來很好,但未來會復發,那就不能算是成功的手術。
  癌症外科做的不是討好病人,而是你要做得符合標準。有的醫師為了討好病人,把該做的標準手術縮小,當然那會討好病人,病人會覺得復原很快、很舒服,但是未來呢?未來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沒多久又復發了。
  一個外科的成功,我通常跟病人講不是說只是手術過程的舒服,那個是我們能控制的,我可以使手術順利,我讓你手術能夠比較不痛,你能夠很快復原、然後回家,那個都不是問題。重點是說我能不能讓你永遠都處在沒有疾病復發的狀態?一個好醫師必須在切出來的病理報告中反省自己,不斷地改進還有哪個地方做得不夠好。